化學性質
中文名稱:聚砜樹脂
中文同義詞:聚砜樹脂(MW.7萬-8萬;聚砜1KG;聚砜樹脂A;砜分子量標準品;滌綸短纖;滌綸短纖維;雙酚A-4,4`-二苯基砜;聚砜
英文名稱:POLYSULFONE
英文同義詞:PSU;Poly(oxy-1,4-phenylenesulfonyl-1,4-phenyleneoxy-1,4-phenylene(1-methylethylidene)-1,4-phenylene);Poly(phenylenesulfone);polysulfonep1700;PPSF;PPSU;PSF;Polysulfoneresin,pellets
CAS號:25135-51-7
分子式:C81H66O12S3X2
分子量:1327.58
物性數(shù)據
1. 性狀:白色顆粒狀固體。
2. 密度(g/mL,25/4℃):1.24
3. 相對蒸汽密度(g/mL,空氣=1):無可用
4. 熔點(oC):143-145
5. 沸點(oC,常壓):無可用
6. 沸點(oC,5.2kPa):無可用
7. 折射率:1.633
8. 閃點(oC):無可用
9. 比旋光度(o):無可用
10. 自燃點或引燃溫度(oC):無可用
11. 蒸氣壓(kPa,25oC):無可用
12. 飽和蒸氣壓(kPa,60oC):無可用
13. 燃燒熱(KJ/mol):無可用
14. 臨界溫度(oC):無可用
15. 臨界壓力(KPa):無可用
16. 油水(辛醇/水)分配系數(shù)的對數(shù)值:無可用
17. 爆炸上限(%,V/V):無可用
18. 爆炸下限(%,V/V):無可用
19. 溶解性:溶于二氯甲烷、二氯乙烷、氯仿、氯苯、苯、甲苯。
毒理學數(shù)據
暫無
生態(tài)學數(shù)據
該物質對環(huán)境可能有危害,對水體應給予特別注意。
分子結構數(shù)據
1、摩爾折射率:無可用
2、 摩爾體積(cm3/mol):無可用
3、 等張比容(90.2K):無可用
4、 表面張力(dyne/cm):無可用
5、 極化率:無可用
計算化學數(shù)據
性質與穩(wěn)定性
主要品種有雙酚A聚砜、聚芳砜、和聚醚砜等。常以雙酚A型聚砜為代表。為略帶琥珀色的線型聚合物。除強極性溶劑、濃硝酸和硫酸外,對一般酸、堿、鹽、醇、脂肪烴等穩(wěn)定??扇苡诙燃淄?、二氯乙烯和芳烴。相對密度1.24,吸水性(24h)0.22%,成型收縮率0.7%,熔融溫度190℃,玻璃化溫度150℃,熱變形溫度(1.82MPa)174℃,連續(xù)使用溫度-100℃~+150℃,拉伸強度71.54MPa。彎曲強度105.8MPa,壓縮強度95.1MPa,拉伸模量2.5GPa,缺口沖擊強度6.9-7.8kJ/m2,體積電阻率10e15Ω?cm。聚砜材料剛性和韌性好,耐溫、耐熱氧化,抗蠕變性能優(yōu)良,耐無機酸、堿、鹽溶液的腐蝕,耐離子輻射,無毒,絕緣性和自熄性好,容易成型加工
貯存方法
密閉于陰涼干燥環(huán)境中
安全信息
安全說明 24/25
WGK Germany 3
自燃溫度1022 °F
海關編碼 39119000
合成方法
1.以雙酚A和4,4'-二氯二苯砜為原料,經縮聚反應制備而成。
2.由雙酚A與4,4'-二氯二苯砜縮聚而成。工藝流程為:聚合→水洗→干燥→造粒。
首先用二甲基亞砜溶解4,4'-二氯苯砜和雙酚A,然后用NaOH和溶解的雙酚A作用,生成鈉鹽;鈉鹽和溶解的4,4'-二氯苯砜作用,生成聚砜。用去離子軟化水沖洗合成的聚砜,再用甲苯除去聚砜中的水。采用烘箱或其他方法除去聚砜中的水對其進行干燥,最后根據需要制成各種粒度的成品。還可在造粒前加入所需要的顏料,制成帶有不同顏色的聚砜。
上下游產品信息
表征圖譜
相關文獻
用途
1. 用于生產滌棉、無紡布等
2. 電器、電子、儀器、儀表及宇航部門作耐熱、耐蝕、高強度零件及絕緣制件、工業(yè)用膜等
3.用作環(huán)氧樹脂的增韌劑,配制高強、耐高溫結構膠黏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