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學性質
CAS號:78-84-2
MDL號:MFCD00006980
EINECS號:201-149-6
RTECS號:NQ4025000
BRN號:605330
PubChem號:24866206
物性數(shù)據(jù)
1.性狀:無色透明液體,有較強的刺激性氣味。
2.熔點(℃):-65
3.沸點(℃):64
4.相對密度(水=1):0.79(20℃)
5.相對蒸氣密度(空氣=1):2.48
6.飽和蒸氣壓(kPa):15.3(20℃)
7.燃燒熱(kJ/mol):-2494.6
8.臨界壓力(MPa):4.1
9.辛醇/水分配系數(shù):0.74~1.2
10.閃點(℃):-10.6(OC);-40(CC)
11.引燃溫度(℃):196
12.爆炸上限(%):10.6
13.爆炸下限(%):1.6
14.溶解性:微溶于水,溶于乙醇、乙醚、苯、氯仿、二硫化碳、丙酮、甲苯。
15.折射率(n20oC):1.3727
16.溶度參數(shù)(J·cm-3)0.5:18.235
17.van der Waals面積(cm2·mol-1):7.190×109
18.van der Waals體積(cm3·mol-1):49.270
19.偏心因子:0.370
20.液相標準燃燒熱(焓)(kJ·mol-1):-2500.0
21.液相標準聲稱熱(焓)( kJ·mol-1):-247.4
22.液相標準熱熔(J·mol-1·K-1):167.0
23.氣相標準燃燒熱(焓)(kJ·mol-1):-2531.5
24.氣相標準聲稱熱(焓)( kJ·mol-1) :-215.8
25.氣相標準熵(J·mol-1·K-1) :331.21
26.氣相標準生成自由能( kJ·mol-1):-121.6
毒理學數(shù)據(jù)
1.急性毒性
LD50:960mg/kg(大鼠經口);7130μl(5632.7mg)/kg(兔經皮)
LC50:39500mg/m3(小鼠吸入,2h)
2.刺激性 家兔經皮:397mg,輕度刺激(開放性刺激試驗)
3.亞急性與慢性毒性 大鼠連續(xù)吸入5mg/m3,6個月,發(fā)生肺出現(xiàn)病理改變;多種實質器官發(fā)生營養(yǎng)障礙,并出現(xiàn)小細胞性血管周圍浸潤及血管壁松動;大腦皮質腫脹,大腦白質可見類脂蛋白損傷性病灶。
生態(tài)學數(shù)據(jù)
1.生態(tài)毒性 暫無資料
2.生物降解性
好氧生物降解性(h):24~168
厭氧生物降解性(h):96~672
3.非生物降解性
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(h):2.4~24
4.其他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(huán)境有危害,應特別注意對水體的污染。
分子結構數(shù)據(jù)
1、摩爾折射率:20.72
2、摩爾體積(cm3/mol):92.2
3、等張比容(90.2K):197.5
4、表面張力(dyne/cm):21.0
5、極化率(10-24cm3):8.21
計算化學數(shù)據(jù)
1.疏水參數(shù)計算參考值(XlogP):0.8
2.氫鍵供體數(shù)量:0
3.氫鍵受體數(shù)量:1
4.可旋轉化學鍵數(shù)量:1
5.互變異構體數(shù)量:2
6.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7.1
7.重原子數(shù)量:5
8.表面電荷:0
9.復雜度:30.6
10.同位素原子數(shù)量:0
11.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2.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3.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4.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15.共價鍵單元數(shù)量:1
性質與穩(wěn)定性
1.化學性質:在空氣中氧化。在有鉑黑的情況下迅速氧化成異丁酸。水溶液與鈉汞齊作用生成異丁醇。
2.穩(wěn)定性 穩(wěn)定
3.禁配物 強氧化劑、強還原劑、強堿、氧
4.聚合危害 聚合
貯存方法
1.鐵桶或玻璃瓶外用木箱或鈣塑箱加固內襯墊料包裝。貯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倉間內。包裝要密封,不宜久儲,防止變質。遠離火種和熱源,與氧化劑隔離貯運。
2.儲存注意事項[24] 儲存于陰涼、通風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宜超過29℃。包裝要求密封,不可與空氣接觸。應與氧化劑、還原劑、堿類等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不宜大量儲存或久存。采用防爆型照明、通風設施。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。儲區(qū)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
安全信息
危險運輸編碼:UN 2045 3/PG 2
危險品標志:
易燃
安全標識:S16 S26 S36
危險標識:R11 R20/22 R36/37/38
合成方法
1.工業(yè)方法主要是羰基合成法:以丙烯、一氧化碳和氫氣微原料,經羰基合成成得正丁醛與異丁醛的混合物,再經分餾而得成品。采用不同的工藝方法,所得正丁醛和異丁醛的比例也不同。高壓法正異比為3-4:1,低壓法的正異比為8-10:1。
上下游產品信息
表征圖譜
相關文獻
用途
1.異丁醛的用途不如正丁醛廣泛。工業(yè)上主要是加氫生產異丁醇。異丁醇在某些方面可作為正丁醇的代用品。異丁醛與甲醛經加成反應生成羥基三甲基乙醛,再加氫生成新戊二醇,用作清漆、樹脂、纖維和潤滑劑的原料;異丁醛與尿素反應制得的肥料能緩慢釋放出氮;此外,也用作氨基酸、維生素等藥物的中間體。羰基合成法按比例同時得到正丁醛和異丁醛,消費平衡的情況仍然是異丁醛供過于求,極大量異丁醛被當作燃料利用。
2.用于合成纖維素酯、香精、香料等,常用于烘烤食品、肉制品、糖霜。
3.用于制造橡膠硫化促進劑和防老劑、異丁酸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