化學(xué)性質(zhì)
中文名稱:L-蘋果酸
中文同義詞:L-蘋果酸;L-羥基丁二酸;L-羥基琥珀酸;L-馬來酸;L-MALICACIDL-蘋果酸;L-蘋果酸/L-羥基琥珀酸/L-羥基丁二酸/(S)-羥基丁二酸/L-丁醇二酸;L-蘋果酸100G;胰酶廠家英文名稱:L-(-)-MalicAcid
英文同義詞:L-(-)-Malicacid,CP;Butanedioicacid,2-hydroxy-,(2S)-;pinguosuan;Butanedioicacid,hydroxy-,(S)-;hydroxy-,(S)-Butanedioicacid;l-(ii)-malicacid;L-Gydroxybutanedioicacid;L-Mailcacid
CAS號:97-67-6
分子式:C4H6O5
分子量:134.09

EINECS號:202-601-5
L-蘋果酸性質(zhì)
熔點101-103°C(lit.)
比旋光度-2o(c=8.5,H2O)
沸點167.16°C(roughestimate)
密度1.60FEMA2655|L-MALICACID
折射率-6.5°(C=10,Acetone)
閃點220°C
儲存條件StoreatRT.
溶解度H2O:0.5
Mat20°C,clear,colorless
形態(tài)Powder
顏色White
比重1.595(20/4℃)
PH值2.2(10g/l,H2O,20℃)
酸度系數(shù)(pKa)(1)3.46,(2)5.10(at25℃)
旋光性(opticalactivity)[α]20/D30±2°,c=5.5%inpyridine
水溶解性soluble
Merck14,5707
JECFANumber619
BRN1723541
InChIKeyBJEPYKJPYRNKOW-REOHCLBHSA-N
化學(xué)性質(zhì)
無色結(jié)晶。熔點100℃,相對密度1.595(20/4℃),沸點約140℃(分解)。易溶于水。1g該品能溶于1.4ml醇、1.7ml醚、0.7ml甲醇、2.3ml丙醇,幾乎不溶于苯。具有適宜的酸味。
安全信息
危險品標(biāo)志 Xi
危險類別碼 36/37/38
安全說明 26-36-37/39
WGK Germany 3
RTECS號ON7175000
TSCA Yes
海關(guān)編碼 29181980
合成方法
蘋果酸在自然界廣泛存在,是動植物新陳代謝的產(chǎn)物,是蘋果中主要酸組分。將未成熟的蘋果、葡萄、桃的果汁煮沸,加入石灰水,生成鈣鹽沉淀,然后將其轉(zhuǎn)變?yōu)殂U鹽,再經(jīng)處理生成游離酸,即可得到L-蘋果酸。發(fā)酵法也是可能實現(xiàn)工業(yè)化,使用變異了的酵母菌類進行發(fā)酵,可獲得L-蘋果酸為主的特殊菌類進行發(fā)酸,或使用以產(chǎn)生蘋果酸為主的特殊菌類進行發(fā)酵,可獲進L-蘋果酸,但過程比合成法復(fù)雜,而且成本較高。日本用生物合成法生產(chǎn)L-蘋果酸。先將短桿菌氨基因細胞(breridacteriumammoni-agenescell)用聚丙烯酸酰胺固定。細胞在生理鹽水中懸浮液與丙烯酸酰胺和適當(dāng)?shù)慕宦?lián)劑以及聚合促進劑混合,所得凝膠制成3mm直徑的顆粒。洗滌后,浸泡在含約0.3牛膽汁的反丁烯二酸鈉中,溶液保持在37℃、20h。經(jīng)此處理的細胞即用作反應(yīng)柱的填料。1L含1mol的反丁烯二酸鈉在37℃通過反應(yīng)柱,用通常的方法從流出物中分離蘋果酸,從反丁烯二酸生產(chǎn)L-蘋果酸藥用級產(chǎn)品,收率約70%。
上下游產(chǎn)品信息
表征圖譜
相關(guān)文獻
用途
用于制造酯類;用于絡(luò)合劑和調(diào)味劑。按我國GB 2760-90規(guī)定,可用于各類食品。作為酸味劑,可代替檸檬酸使用(約80%),特別適用于果凍及水果為基料的食品。該品有保持天然果品色澤的作用,亦可作為果膠的萃取助劑,促進酵母生長用劑,配制無鹽醬油、食醋,提高腌菜用味及人造奶油、蛋黃醬等的乳化穩(wěn)定劑。廣泛用于各種防腐、調(diào)味等復(fù)配添加劑。
用作氨基酸衍生物的選擇性α-氨基保護試劑;多功能合成因子,用于制備包括κ-阿片受體激動劑、1α,25-二羥基維生素D3類似物和磷內(nèi)酯霉素B在內(nèi)的手性化合物;用于測定蘋果酸脫氫酶的底物
用作食品添加劑、藥品原料
用作氨基酸衍生物的選擇性α-氨基保護試劑;多功能合成因子,用于制備包括κ-阿片受體激動劑、1α,25-二羥基維生素D3類似物和磷內(nèi)酯霉素B在內(nèi)的手性化合物;用于測定蘋果酸脫氫酶的底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