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亞試劑優(yōu)勢供應上萬種化學試劑產(chǎn)品,歡迎各位新老客戶咨詢、選購!

登錄

¥0.00

聯(lián)系方式:400-990-3999 / 郵箱:sales@xiyashiji.com

西亞試劑 —— 品質(zhì)可靠,值得信賴

化學性質(zhì)

CAS號:98-88-4

MDL號:MFCD00000653

EINECS號:202-710-8

RTECS號:DM6600000

BRN號:471389

PubChem號:24855444

物性數(shù)據(jù)

1.性狀:無色發(fā)煙液體,有刺激性氣味。

2.熔點(℃):-1

3.沸點(℃):197

4.相對密度(水=1):1.22

5.相對蒸氣密度(空氣=1):4.88

6.飽和蒸氣壓(kPa):0.13(32.1℃)

7.燃燒熱(kJ/mol):-3272.1

8.臨界壓力(MPa):4.06

9.辛醇/水分配系數(shù):1.440

10.閃點(℃):72.2

11.引燃溫度(℃):185

12.爆炸上限(%):4.9

13.爆炸下限(%):1.2

14.溶解性:溶于乙醚、氯仿、苯、二硫化碳。

15.常溫折射率(n20):1.5537

16.常溫折射率(n25):1.5515

17.溶度參數(shù)(J·cm-3)0.5:20.387

18.van der Waals面積(cm2·mol-1):9.010×109

19.van der Waals體積(cm3·mol-1):68.630

20.氣相標準聲稱熱(焓)( kJ·mol-1) :-10.32

21.液相標準聲稱熱(焓)( kJ·mol-1):-158.0

22.液相標準熱熔(J·mol-1·K-1):181.2

毒理學數(shù)據(jù)

1.急性毒性

LD50:1900mg/kg(大鼠經(jīng)口);790mg/kg(兔經(jīng)皮)

LC50:1870mg/m3(大鼠吸入,2h)

2.刺激性   暫無資料

3.致突變性  微生物致突變:鼠傷寒沙門菌1μmol/皿。

4.致癌性

生態(tài)學數(shù)據(jù)

1.生態(tài)毒性

LC50:43mg/L(24h),35mg/L(48h),35mg/L(96h)(黑頭呆魚)

2.生物降解性

好氧生物降解(h):168~672

厭氧生物降解(h):672~2688

3.非生物降解性[20]

光解最大光吸收(nm):293

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(h):102~1024

一級水解半衰期(h):0.00472

分子結構數(shù)據(jù)

1、摩爾折射率:36.49

2、摩爾體積(cm3/mol):115.8

3、等張比容(90.2K):291.1

4、表面張力(dyne/cm):39.8

5、介電常數(shù):2.27

6、偶極距(10-24cm3):

7、極化率:14.46

計算化學數(shù)據(jù)

1.疏水參數(shù)計算參考值(XlogP):無

2.氫鍵供體數(shù)量:0

3.氫鍵受體數(shù)量:1

4.可旋轉(zhuǎn)化學鍵數(shù)量:1

5.互變異構體數(shù)量:無

6.拓撲分子極性表面積17.1

7.重原子數(shù)量:9

8.表面電荷:0

9.復雜度:106

10.同位素原子數(shù)量:0

11.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
12.不確定原子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
13.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
14.不確定化學鍵立構中心數(shù)量:0

15.共價鍵單元數(shù)量:1

性質(zhì)與穩(wěn)定性

1.遇明火、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,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。遇水反應發(fā)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氣體。有腐蝕性。

2.穩(wěn)定性  穩(wěn)定

3.禁配物  強氧化劑、強堿、醇類、水

4.避免接觸的條件  潮濕空氣

5.聚合危害  不聚合

6.分解產(chǎn)物  氯化氫、光氣


安全信息

1.基本信息

2.對環(huán)境的影響:

一、健康危害

侵入途徑:吸入、食入、經(jīng)皮吸收。

健康危害:對眼睛、皮膚粘膜和呼吸道有強烈的刺激作用。吸入可能由于喉、支氣管的痙攣、水腫、炎癥、化學性肺炎、肺水腫而致死。中毒表現(xiàn)有燒灼感、咳嗽、喘息、喉炎、氣短、頭痛、惡心、嘔吐。

毒理學資料及環(huán)境行為

1.急性毒性

LD50:1900mg/kg(大鼠經(jīng)口);790mg/kg(兔經(jīng)皮)

LC50:1870mg/m3(大鼠吸入,2h)

2.刺激性 暫無資料

3.致突變性 微生物致突變:鼠傷寒沙門菌1μmol/皿。

4.致癌性

IARC致癌性評論:G3,對人及動物致癌性證據(jù)不足。

急性毒性:LC501870mg/m3,2小時(大鼠吸入)

亞急性和慢性毒性:人吸入2ppm×1月,引起刺激的最低濃度。

危險特性:遇明火、高熱或與氧化劑接觸,有引起燃燒爆炸的危險。遇水反應發(fā)熱放出有毒的腐蝕性氣體。有腐蝕性。 [2] 

生態(tài)學數(shù)據(jù)

1.生態(tài)毒性

LC50:43mg/L(24h),35mg/L(48h),35mg/L(96h)(黑頭呆魚)

2.生物降解性

好氧生物降解(h):168~672

厭氧生物降解(h):672~2688

3.非生物降解性

光解最大光吸收(nm):293

空氣中光氧化半衰期(h):102~1024

一級水解半衰期(h):0.00472

燃燒(分解)產(chǎn)物: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氯化氫、光氣。

3.現(xiàn)場應急監(jiān)測方法:

4.實驗室監(jiān)測方法:

空氣中的測定:先將本品硝化,然后對二硝基苯甲酸進行比色測定。靈敏度為5mg/m3。

5.環(huán)境標準:

前蘇聯(lián)(1975)車間衛(wèi)生標準 5mg/m3

應急處理處置方法

一、泄漏應急處理

疏散泄漏污染區(qū)人員至安全區(qū),禁止無關人員進入污染區(qū),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式呼吸器,穿化學防護服。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,在確保安全情況下堵漏。噴水霧減慢揮發(fā)(或擴散),但不要對泄漏物或泄漏點直接噴水。勿使泄漏物與可燃物質(zhì)(木材、紙、油等)接觸,用沙土、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,然后收集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。大量泄漏:最好不用水處理,在技術人員指導下清除。

二、防護措施

呼吸系統(tǒng)防護:可能接觸其蒸氣或煙霧時,必須佩帶防毒面具。緊急事態(tài)搶救或逃生時,建議佩帶自給式呼吸器。

眼睛防護: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。

防護服:穿工作服(防腐材料制作)。

手防護:戴橡皮手套。

其它:工作后,淋浴更衣。單獨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,洗后再用。保持良好的衛(wèi)生習慣。

急救措施

皮膚接觸:脫去污染的衣著,用肥皂水及清水徹底沖洗。若有灼傷,就醫(yī)治療。

眼睛接觸:立即提起眼瞼,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分鐘。就醫(yī)。

吸入:迅速脫離現(xiàn)場至空氣新鮮處。保持呼吸道通暢。必要時進行人工呼吸。就醫(yī)。

食入:患者清醒時立即漱口,給飲牛奶或蛋清。就醫(yī)。

滅火方法:干粉、砂土、二氧化碳、泡沫。禁止用水。 [3] 

測試方法

酯化分光光度法間接測定

研究了在苯甲酸乙酯、鹽酸羥胺和氯化鐵反應體系中間接測定苯甲酰氯的酯化分光光度法,探討了反應機理和絡合物的結構組成。結果表明,以三乙醇胺為增穩(wěn)劑,溴代十六烷基吡啶(CPB)為增敏劑,在最佳條件下,苯甲酸乙酯的線性范圍為(0.05~1.80)mg.mL-1,相關系數(shù)(r)0.9993,檢出限0.015mg.mL-1。新方法用于苯甲酰氯工業(yè)品的測定,RSD=1.76%(n=6),加標回收率達(95.8~101.7)% [4] 

毛細管氣相色譜法測定

建立了毛細管氣相色譜內(nèi)標法測定苯甲酰氯的含量測定方法,用HP-5(30m×0.32mm×0.25μm)毛細管氣相色譜柱,FID檢測器,三氯甲烷為溶劑,以正十一烷為內(nèi)標進行氣相色譜測定.苯甲酰氯在0.25324-0.42285μg/μL(r=0.9999)范圍內(nèi)呈良好線性關系;平均回收率為99.75%,RSD為1.28% [5]  .

儲運特性

【操作注意事項】密閉操作,局部排風。操作盡可能機械化、自動化。操作人員必須經(jīng)過專門培訓,嚴格遵守操作規(guī)程。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(全面罩),穿橡膠耐酸堿服,戴橡膠耐酸堿手套。遠離火種、熱源,工作場所嚴禁吸煙。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(tǒng)和設備。避免產(chǎn)生煙霧。防止煙霧和蒸氣釋放到工作場所空氣中。避免與氧化劑、堿類、醇類接觸。尤其要注意避免與水接觸。在氮氣中操作處置。搬運時要輕裝輕卸,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。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。

【儲存注意事項】儲存于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良好的庫房。遠離火種、熱源。庫溫不超過25℃,相對濕度不超過75%。保持容器密封。應與氧化劑、堿類、醇類、食用化學品分開存放,切忌混儲。配備相應品種和數(shù)量的消防器材。儲區(qū)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和合適的收容材料。應嚴格執(zhí)行極毒物品“五雙”管理制度。


合成方法

其制備方法有以下幾種。
(1)光氣法
將苯甲酸加熱熔融,于140~150℃通入光氣,通入一定量后達終點,用氮氣趕光氣,尾氣吸收破壞,最后產(chǎn)品經(jīng)減壓蒸餾而得。

(2)三氯化磷法
將苯甲酸溶于甲苯等溶劑中,滴加三氯化磷,滴完后反應數(shù)小時,蒸餾脫去甲苯,再蒸出成品。

(3)三氯甲基苯法
將甲苯進行側鏈氯化,然后水解得產(chǎn)品。

(4)甲苯與氯氣在光照情況下經(jīng)側鏈氯化反應得到三氯甲苯后,在酸性介質(zhì)中水解而得。或苯甲酸與光反應而得。也可以將苯甲酸與四氯化硅反應得到。

(5)用四氯化硅、對苯甲酸進行酰氯化,然后進行蒸餾精制。


上下游產(chǎn)品信息

表征圖譜

相關文獻

參考書:危險化學品安全技術全書.第一卷/張海峰主編.—2版.北京;化學工業(yè)出版社,2007.6 ISBN 978-7-122-00165-8

用途

1.可用于非離子型植物膠與兩性金屬含氧酸鹽交聯(lián)的凍膠壓裂液中。一般不單獨使用,常與過硫酸鹽配合使用。還用于染料中間體、二苯甲酮類紫外光吸收劑、橡膠助劑、醫(yī)藥等的生產(chǎn)。

2.用作分析試劑。用于有機合成、香料制備、染料中間體等。用于生產(chǎn)冰染染料藍色基BB、藍色基RR、紫色基B以及直接耐曬紅GB,還可生產(chǎn)還原5GK、還原橄欖R、還原橙3G、還原灰BGG、紅4B、分散黃SE-2GL、黃RFL、分散熒光黃FFL等。

3.用于醫(yī)藥、有機合成。